一位来自大阪的患者的感谢信
近日,我院收到一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,患者在信中详细回忆了自己从体检发现异常到接受NewHeart渡边国际医院先进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全过程,表达了对“渡边团队”全体医护人员团队协作和温情关怀的无限感激。现将患者原文感谢信的中文翻译全文呈现如下:
我对医院全体“渡边团队”的团队协作和温暖关怀感到万分感动和感谢
每年在体检中被告知有心脏杂音和右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,虽说没有症状,所以我健康地生活了大约10年,但今年八月开始爬楼梯时感到吃力,胸口疼痛加剧,便促使我决定去医院看看。
在当地大阪的一家综合医疗中心就诊后,诊断为心脏血液逆流超过50%的“心脏瓣膜病”。医生说药物无法治疗,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需要开胸25㎝的瓣膜置换手术,并需做胸骨正中切开,术后还需休养2至3个月,对于从事建筑工地工作的我来说,这无疑是绝望的消息。
从那时起,我怀着一线希望思考: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?难道我就不能重返工地,继续我热爱的单板滑雪?于是,我迫切地查阅了搜索引擎和网络文章,最终找到了这家医院。
文章介绍了使用机器人辅助的达芬奇手术,切口最小化,采用的不是需终生服药的瓣膜置换术,而是瓣膜成形术,平均住院时间仅约2周,手术成功率高达99.6%,以及由渡边医生带领的机器人手术先驱等内容。
我心想,这样的手术真的有可能吗?在这篇关于新心·渡边国际医院的文章中描述的手术能否实现?然而,对我来说,只有行动才是答案。
因医院官网上注明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或LINE咨询,于是我进行了电话咨询。
随后,我迅速接受了渡边院长的诊察和检验(从大阪当天往返),当天便确定了手术日期,这样的速度简直难以置信。
接着,我住院等待手术,在手术当天,渡边医生亲自过来问候,虽然仅仅是这点小事,但便让我手术前的所有不安一扫而空。
当然,术前有家属陪同下的详细手术说明,住院期间及术后无论是在ICU还是普通病房的护士、康复医生,以及每天必定对每位病人问候的石川医生等,全院“渡边团队”的团队协作和温情关怀令我深受感动和感激。
手术后,前三四天依然疼痛,行动困难,但到了第五天的康复训练中,我已能走约2公里左右,术前心中的“这样的事真的可能吗?”的疑问在术后第五天几乎烟消云散。
今后,我对未来充满希望。NewHeart渡边国际医院的各位,衷心、由衷地感谢你们!今后请继续帮助更多的患者!我也将怀着在这家医院得到的恩情继续前行。
NewHeart渡边国际医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持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宗旨,不断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,为每一位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。